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抬头望着天空中飘着的白云,随着飘动的白云在想云那一边的景象。
慢慢的长大了,望着四面环山的家乡,我真的特别想去山那边的城市看一看,于是怀揣着忐忑和希望走进了“求知立志,救死扶伤”医学院的殿堂,在那里老师告诉我们:“走进这里,你们就是走进了小知识分子的行列”,萌萌懂懂的年代,只晓得努力读书,只为对得起家乡的父母,食堂,教室,图书馆三点一线,努力的付出,收获满满,毕业前“天之骄子们”正准备着为医学事业奉献,筹划着自己伟大的梦想,信心满满!
走上工作岗位,轻松的工作令我迷茫,没有挑战,没有热情,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,机缘巧合下,2004年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趟梦想之旅,那年我29岁,开始经营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,在当时开来像模像样,是省里市里检查的样板社区,很是有些风光,接待检查成了工作重点,竟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医生的根本,业务能力没有提升,每天还在用着自己在学校,实习,进修学习来的那些老本事,没有新的知识和观念的改变,十几年下来感觉整个人空空的,随之而来的就是现实的残酷,经营了十几年的诊所每况愈下,以至于到了2019年我都有不想再继续经营下去的想法,现实的迷茫再一次充斥着我的内心,我心底里无数次的在呐喊:“我要改变,我要改变!”,但是我怎样改变——不知道!
现实的骨感,击碎了梦想,遍体鳞伤。
寻找改变,一直梦想着有那么一个人来研究分析基层医生困境的原因,帮扶基层医生走出泥潭,《如何提升门诊量》当我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,我的心亮了,看到了光明,心怀敬畏,2019年9月19日在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,我走进了徐翰教授的课堂,没有任何怀疑,当我听到徐翰教授说:“我是有梦想的”,多么有力量的一句话,激动,感恩,那一刻我决定跟随优医团队坚定的走下去,去寻找梦想。
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,她让我的社区门诊重生,曾经的室内黑咕隆咚改变成窗明几亮,曾经的处理病人模棱两可,稀里糊涂,变成现在专业系统规范的诊疗体系,曾经的不自信的自己,变成现在的精气神十足,来社区看病的居民会说:“石大夫你这里做的越做越象样了”,远路求诊的病人会说:“石大夫,我是听我们邻居说你看病看的好”,来听健康讲座的人们会说:“石大夫您讲的太专业了,以后看病就听你的”........
梦想和现实的接轨,给我们巨大勇气,这都是优医工程带给我们最好的,最厚重的礼物。
走进优医,我们都是幸福的优医宝宝,我们会一起看天空上的云朵,一起去探究云朵深处最美好的景象。